選壺什么是最重要的?用料、做工還是作者?
年底購壺的壺友越來越多,選壺也成了大家頭疼糾結的問題。在你看來,選壺什么是最重要的?用料、做工還是作者?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下這個話題。
用料
紫砂的傳統(tǒng)制作工藝在紫砂壺制作過程中的重要程度,其實都在用料之上。紫砂制作工藝的好壞,直接影響到最后成品的形態(tài)和氣韻。
紫砂泥料是由紫砂礦從礦石風化到顆粒狀,然后用石磨碾成紫砂顆粒和粉沫,加水練成熟泥,最后方可制作成壺。而這種煉制放放,也很好的保存了紫砂泥料的透氣性,紫砂玩家應該都知道,紫砂壺的表面不論色調是偏紫、偏紅或深褐,養(yǎng)壺不久都應有上油的感覺,不能枯、乏,顯得沒有活力像老年長者的皮膚。紫泥應紫里泛青或泛紅,紅泥應紅而不艷,本山綠泥應黃里發(fā)青。
做工
全手工紫砂壺因為是手工制作,是否品質優(yōu)良就看做工了。
1、看有無損傷,如殘破、凹陷、開裂;其次看壺口、壺把、壺嘴是否水平成一直線。
2、看壺蓋是否緊貼壺口,優(yōu)質壺嚴密無縫,甚至拎蓋能提起全壺。
3、要看壺的通氣度是否良好,用嘴對著壺嘴吹,把手指放在壺孔上,如果有氣息從壺孔涌出,那么說明這只壺的通氣度是很不錯的,如果您是在現(xiàn)場就拿到壺,您可以簡單地對著壺嘴吹氣辨別。
4、要觀察整個茶壺是否規(guī)整,比例是否適度,圖案的形狀如何。如果是工藝師的作品,還須查驗壺底鈐印,有的備有證書。
作者
如果說有名人鐫刻詩文書畫是紫砂壺的附加價值,紫砂壺的“名”是壺的作者,作者的名氣也構成了紫砂壺的附加價值。名頭響亮的人做出的自然比一般匠人的壺賣價賣得高,所以在投資收藏紫砂壺時,非常有必要考慮制壺之人的名氣。不少業(yè)內人士提到,紫砂壺的升值空間主要集中在名家壺。他們認為,“紫砂料有稀缺性,而且紫砂壺本身具有藝術價值。隨著上一代工藝大師逐漸老去,他們出壺的數(shù)量正在減少,市場需求的有增無減會導致價格進一步上升。”
很多壺友都認為收藏紫砂壺要盡可能地收藏大師級的作品,這樣才能保證收藏潛力和收藏價值。和字畫、陶瓷等藏品一樣,紫砂壺收藏也有“名人效應”,名人制作的壺與非名人制作的壺在收藏價值上有天壤之別。
所以在投資收藏紫砂壺時,非常有必要考慮制壺之人的名氣。但這也需要投資者具有“慧眼識真”的本領,名氣越大的人所做之壺,被仿冒的幾率也會更大。而仿冒的名家壺一旦被拆穿也就變得一文不值。只有在對紫砂壺和制壺人足夠熟悉的情況下,投資名家壺才失為安全之舉。
一把真正好的紫砂壺定是泥料做工與作者本身集于一體的,無論是選壺還是做壺,都是一個細活兒,細細做,細細品,細細看,定能選到你喜歡的那把好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