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砂工藝清玩的價值
時間:2016-07-31 來源:紫砂新聞
由明代興起的紫砂藝術,除了茶具,匠人還用泥料制成各式清玩,如仿動物、仿植物、工藝品等。質地古拙敦厚,造型靈動飄逸,書卷氣盎然,與文人沖淡閑潔、韻高致靜的氣質十分吻合。
近年來,時有人炒作紫砂泥料即將枯竭的信息,目的是抬高泥料的價格。許多業內人士都表示,其實礦物元素含量相似的泥料還有很多,可謂取之不竭,故紫砂器的價值主要是體現在工藝方面。畢竟精品只能一件件手工制作,而無法批量復制。所以,工藝精湛、題材新穎、具有神韻之美的名家紫砂壺,也最受藏家的青睞。
判斷紫砂工藝品的好壞,要從工藝和泥料分析,因此,多學習紫砂知識是有益處的。
紫砂除了紫、綠、朱三種常見的泥色,還有白、烏、黃、松花泥等多種色澤,在器物的塑造和外表處理上,有著很大的發揮余地。原始的宜興紫砂礦石在被開采出來以后,還須遵照傳統工藝,在自然環境下陳放發酵,經過長達一年時間的日曬風化,才能研磨成粉,然后用水長時間浸泡,再經風晾、篩選多道工序, 方始成為適合制作紫砂器的原料。
紫砂匠人根據自身的藝術理念和設計風格,于生活用具之外,各種純玩賞性的陳設清玩,也被大量塑造。如蓮蓬、藕節等仿時令水果,以及仿動物形的馬上猴、牧牛、蟾蜍等等。造型取之于生活,又升華于生活,往往有著出人意外的趣旨,盡彰自然之美。
紫砂工藝是雕塑與火相結合的藝術。紫砂泥料不膠不滲,可塑性強,透氣性極佳,經過燒制以后,不僅有很強的承受力,還具有細膩的肌理和釉色,手感 光滑圓潤,有一種典雅深邃的古樸韻味。工匠充分利用這一特點,融合抽象、意象、具象多種造型藝術,制作出許多題材新穎、工藝精美的作品,供人作為賞玩之器,予人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。
近年來,時有人炒作紫砂泥料即將枯竭的信息,目的是抬高泥料的價格。許多業內人士都表示,其實礦物元素含量相似的泥料還有很多,可謂取之不竭,故紫砂器的價值主要是體現在工藝方面。畢竟精品只能一件件手工制作,而無法批量復制。所以,工藝精湛、題材新穎、具有神韻之美的名家紫砂壺,也最受藏家的青睞。
判斷紫砂工藝品的好壞,要從工藝和泥料分析,因此,多學習紫砂知識是有益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