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繁星遇上冷峻清雅的天青泥——周文濤《曼陀》
時間:2024-10-25 來源:紫砂文化
紫砂壺講究泥、款、工。好泥配妙款加精工,才能成就一把上好的紫砂壺。幾百年來,無數藝人總是在追求更高的制壺技藝,千思萬想最佳的壺款,尋找最適合的泥料,才造就了一個個美壺妙品。
周文濤作品《曼陀》,當繁星遇上冷峻清雅的天青泥,又將呈現怎樣的美?
天青泥,其原礦質細膩呈青藍色,產于清代中期,為珍貴稀有泥料,色調傲然不群,氣質高雅,不玄夸,成陶后呈黯肝色中閃現藍光,親茶性佳,香氣醇滑,甘韻可口。
壺體敦樸沉穩,仿佛一位坐禪僧,外表安詳,內心平靜。壺面上金砂點點,如繁星閃爍,璨若星河。茶壺雖小,卻似浩瀚宇宙。
壺佛一體,茶禪一味。砂壺制作始于金沙寺僧,后供春偷學制壺技藝創作樹癭壺而為世人所知名揚天下。
曼陀羅花原產于印度。佛經中記載:釋迦牟尼成佛之時,大地震動,諸天神齊贊,地獄餓鬼畜生三道的許多苦厄一時休息,天鼓齊鳴,發出妙音,天雨曼陀羅花、曼殊沙花,金花、銀花、琉璃花、寶花、七寶蓮花等。至此,釋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,遂開始收徒,傳授他所證悟的宇宙真諦。
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也記載了曼陀羅花的來歷:“法華經言佛說法時,天雨曼陀羅花。又道家北斗有陀羅星使者,手執此花。故后人因以名花。”
曼陀羅,意譯為“壇場”。藏傳佛教里有關微觀宇宙的模型就叫“曼陀羅”, 象征宇宙世界結構的本源。而曼陀羅花在佛經中是適意的意思,包含著洞察幽明,超然覺悟,幻化無窮的精神。
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如來。在佛眼中,一花一葉皆有佛性,都內含乾坤。而擁有一把好的茶壺,常喝茶品茗,更有助于讀懂悟透人生及世界。
《曼陀》,壺在眼前,佛在心中。